在孕期间孕妇是需要定时进行产检的,但是有很多夫妇不知道产检需要做什么项目?在不同地区以及孕期不同的阶段会有差别,本文将为你带来孕期产检项目与时间表内容分享!
一、早期产检(1-12周)
初诊:确认怀孕后,建议尽早进行初诊。医生会询问病史,进行身体检查,确认预产期,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,如血液检测、尿液分析等。
超声检查:通常在怀孕6-8周进行,以确定胎儿是否在子宫内,评估胚胎的发育情况。
二、中期产检(13-27周)
唐氏筛查:一般在15-20周进行,通过抽取孕妇血液,检测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。
胎儿解剖超声检查:通常在18-22周进行,以评估胎儿的结构发育情况,检查胎儿是否有先天性缺陷。
糖尿病筛查:大约在24-28周进行,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来评估孕妇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。
三、晚期产检(28周至分娩)
常规检查:包括体重、血压、宫高、腹围等测量,以监测孕妇和胎儿的生长情况。
胎心监护:从32周开始,定期进行胎心监护,以了解胎儿的宫内状况。
超声检查:根据需要,可能进行胎儿生长超声检查,以评估胎儿的体重和生长情况。
分娩准备:在产前几周内,医生可能会进行骨盆测量,评估分娩方式,并提供分娩准备和新生儿护理的指导。
四、特殊产检项目
高危妊娠管理: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,如高龄、既往不良孕产史、合并症等,医生可能会增加产检次数和项目,以密切监测母婴健康。
遗传咨询和筛查:对于有遗传病家族史或遗传病风险的孕妇,可能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和筛查,如羊水穿刺、脐血取样等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产检项目繁多,但每一项检查都有其重要的意义。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按时进行产检,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。通过科学的产检,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,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。
可以报销的产检项目包括尿HCG检查、妇科检查、血常规、尿常规、心电图、B超、肾功能(如尿素氮、肌酐、尿酸)、肝功能(如谷草转氨酶、谷丙转氨酶、总蛋白、白蛋白、总胆红素、胆汁酸)、乙肝两对半、丙肝病毒抗体、梅毒血清抗体、血糖、唐氏筛查(包括甲胎蛋白、雌三醇、绒毛膜促性腺激素)、胎儿监护等。